海上丝绸之路的过去并不像烟雾

日期:2023-07-11 11:26:22 / 人气:105

多数中国观众第一次知道震惊世界的沉船事故,是因为1998年上映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直到2021年,纪录片《泰坦尼克号上的六个人——中国幸存者》(以下简称《六个人》)才第一次告诉世人,船上还有8名中国乘客,其中6人幸存。——2023年海斯国际纪录片大会在福建泉州举行,活动包括主题论坛、国际主题日、电影放映等。《六个人》是“21世纪海斯十年”中最好的纪录片之一。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英国导演罗飞在映后交流中说:“用纪录片看世界,能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不同地方的人。这可能不是我纪录片的目标,但却值得为之高兴。”在以“宋元时期中国的世界海洋贸易中心”之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泉州,去一场海上丝绸之路的纪实盛宴,无疑是非常合适的。海上丝绸之路过去是以千年来衡量时间,万里来衡量地域。2023年,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10周年,生于海的故事自古不绝于耳。泉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海洋故事,纪录片让这些故事没有硝烟。纪录片依然扮演着马可波罗游记的角色。罗飞拍摄六个人的故事,最初是因为好奇。虽然住在她家对面的老太太小时候就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但直到2013年,罗飞在一次与美国历史学家施万克的偶然交谈中得知泰坦尼克号上有中国幸存者,于是开始追溯这个连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中国故事”。《六个人》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创作团队找到的唯一一个中国幸存者,是一个中国人,他的注册名是“郎芳”。海难发生时,他蹲在一块木头上,等待哈罗德·洛领导的唯一一艘救生艇回来救人。事实上,“郎芳”的故事也是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拍摄的,也是营救女主角露丝的灵感来源。只是后来电影上映的时候把这一集剪掉了——这一集是六个人呈现的。海难只是六个人的开始。这部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展开了侦探般的追查,挖掘了六名中国幸存者的坎坷经历,这是一部华工的沧桑史。“郎芳”至死都没有告诉家人自己的遭遇,但在给广东台山侄子的一封信中,他写了一首打油诗——“天高海阔,一棍子把我打死,几个兄弟在一起,抹泪大笑。”这是一个充满乐观的中国人的代表。带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他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依然坚信。《六侠》中很多角色在拍摄完成后的这些年里死去,这让罗飞感到惋惜和庆幸,“被封存了100多年的秘密被记录了下来”。城市是历史的记录者;每个人都是时间的记录者。七百多年前的意大利旅行家凯尔·波洛,惊叹东方港口刺桐纳港,唤醒了世人对海丝特的千年记忆。正如IMAX(中国)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建德所说,时至今日,纪录片依然扮演着马可·波罗游记的角色,用震撼的视觉记录,把不为人知的场景和事物带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纪录片《寻找苏禄国王》讲述了600年前,来中国看望他的菲律宾国王苏禄被安葬在异国他乡。他的后代在中菲两岸生根发芽,历经600年,枝叶交织,共同寻找生命的起点。“石头史诗”的主角是一颗在海斯频繁“往返”的大理石。它在希腊的矿山中被切割开采,经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运到泉州的工厂,制成希腊雕塑和旅游纪念品,通过义乌商城卖给希腊商人,由举办希腊婚礼的情侣买回中国...只要把故事讲出来,至于能不能打动人,我相信如果《花旦,古巴》这部纪录片不告诉观众,谁能呢?和《六人行》一样,《花旦在古巴》的上映最初是因为导演魏时煜的好奇心。当时,后来成为该片制片人的香港电影人罗卡,招待了两个会唱粤剧的古巴婆婆到香港。魏时煜听说很有意思,就去帮忙了——她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东西——两个婆婆还唱了粤语版的《义勇军进行曲》,才知道这首歌在古巴很受中国人的欢迎。纪录片讲述了何和的故事,也勾勒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华人在古巴的生存和生活。何的养父方彪因为家里反对他学习戏剧,离开广东去了古巴。中国的父亲在黄美玉是一个著名的裁缝在华仁街。在父母的教导下,何成了风靡古巴所有中国口岸的花旦,而则经常扮演小角色。“以前说起华人华侨历史的纪录片,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场景,一个老人在镜头前抱怨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本片中的两位婆婆其实也经历过这些,只是表现出更多的是天真无邪。我想表达这种战胜历史的人性,它能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力量。”魏时煜说。纪录片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纪录片最大的秘密就是真实地再现别人的故事。当创作团队询问姐妹俩有没有什么可以为她们做的时候,没有华裔血统的何竟然提出想回养父方彪的老家祭祖。“这完全不在大家的拍摄计划之内。一个古巴婆婆有中国人的祖先崇拜观念,受中国养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法规划。我们讲这个故事就够了。至于能不能打动人,我相信观众。”魏时煜说。古巴的《花旦》已经在北京、上海、香港、纽约、温哥华和旧金山等许多城市上映。在香港的放映会上,三个中年男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魏时煜问他们为什么哭时,观众告诉她,他们的祖父母是劳工,就像秋兰和美玉的父母一样去了古巴,但他们去了那里,再也没有回来。就像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人,没有六个人,我们无法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我们看了《花旦在古巴》,第一次了解了中国人在古巴的这段历史。有些观众可以远远地看着自己的亲人,但所有观众都能看到,在这条一望无际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不再只讲熊猫长城,而是将普通人的故事“全球化”。15年前,当保罗·刘易斯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他发现现实的中国和西方听到的中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真空”。他认为填补空白的方法是纪录片。现在,身为世界科学和纪录片制作人大会主席和加拿大Hot Docs国际纪录片节导演的刘易斯,不想再讲那些已经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比如熊猫、长城、故宫。他希望看到更多打破刻板印象的有创意的故事,以及关于中国年轻人的故事。“在年轻一代中,东西方的差异越来越小。他们可以直接从社交媒体获得另一个国家的信息。我认为这意味着关于中国的故事将会改变。”刘易斯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洪亮表示,近年来,我国纪录片逐渐从单一的文化视角拓展到跨文化交流合作,促进跨界理解和分享。例如,与法国和日本合作的《在月球背面:空间变化的黎明》首次展示了中国在月球背面探索科学领域的工作及其对人类未来的影响。这部作品将在法国、葡萄牙、波兰、日本等12个国家播出。与英国合拍的大诗人杜甫,邀请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主持,讲述杜甫的生平事迹...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及东南亚区主编魏可然·陈二认为,纪录片的核心元素之一是文化交流,即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伟大的灵感往往来自普通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是中国非凡故事的无尽源泉,生动展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细节和肌理。”魏可染陈二训练并带领团队将中国故事“全球化”,送到全球观众的“餐桌”上。奔跑的中国,智慧的中国,赢在中国的荒野,勇者之旅,数字的中国等。,在海外播出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到“餐桌”,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近日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纪录片系列”。英国导演柯文思于20世纪80年代来到中国,并于2013年应基辛格的邀请回到中国,拍摄了关于中美人文交流的纪录片《好天使》。他一下飞机,中国发展得如此之快,让他“感觉自己在另一个国家”。“一部纪录片不能完全展示中国的全貌,而只能展示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柯文思决定留下来。“我想把我在中国看到的传递给全世界。当然,中国也应该更好地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中国有14亿人口,世界需要听到中国的故事。在2023年赫斯国际纪录片大会上,柯文思说:“我告诉我在西方国家的朋友,如果你想看到这个世界的未来,你必须来中国。也许刚开始会有文化冲击,但体验过后会很棒。如果你能深入了解它,你就能看到中国正在取得的成就,文化复兴和巨大的活力。《中青报王忠清记者蒋晓彬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田伯群】

作者:速盈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速盈娱乐 版权所有